众所周知,工厂生产工业品,都要经过检验合格之后才能上市销售。特别是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与人们健康息息相关的产品,检验标准尤为严格。国家药监局2019年8月发布了《国家药监局关于印发医疗器械检验工作规范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检验工作。
那么,对于医疗器械的检验报告都有哪些呢?下面由小编带大家分析一下。
自检检验是由医疗器械生产或经营企业自行编写的检测报告,自行对其申报的产品进行全项目检验,依据企业内部制定的检测计划和标准,检测内容主要是针对企业自身产品的常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和评估,包括具备相应人员、设备、设施和环境等。
自检检验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的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2021年10月2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关于医疗器械注册自检管理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第126号)。自检不是放松要求,而是意味着企业将承担更多的主体责任,是落实注册人为第一责任人的一个具体表现。
委托检测是由医疗器械生产或经营企业委托具有相关检测资质和能力的第三方检测组织编写的检测报告。该报告的编写依据是委托方给予的样品和技术资料,检测内容主要是针对委托方产品的特定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和评估。委托检测报告主要用于证明被检测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为产品注册、生产和销售给予技术支持。
委托检验具备商业性质,收取加速检测的费用,周期相对普通的注册检验较快。委托的检验组织不限于药监系统,第三方有检验检测组织资质认定证书及CMA资质,且承检范围内有对应标准的都可以。
此类检测报告虽然可以证明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但很多情况下,第三方出具的检测报告可能不被认可。
注册检测是由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或其指定的检测组织对医疗器械进行监督检查和抽样检测后编写的检测报告。该报告的编写依据是相关法规和标准,检测内容主要是针对产品的全面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和评估。监督检测报告主要用于对市场上的医疗器械进行质量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风险,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现在国家药监局认可的有资质的检验组织共有53家,其中国家级检验组织10家。注册检验属事业性质,不收取任何费用,但需排队候检,周期慢且无法确定,依据检测组织现在承接项目预计周期。其报告具有权威性,并能取得药监部门的认可。随着新版《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的实施,以前针对第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检验的概念越来越淡化,委托检验和企业自检逐渐走进行业舞台。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9 佛山市K8凯发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粤)-非经营性—2018—0160] |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172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