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器械今后的开展方向应从这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要从医院的需求入手,二是要从病人的需求着手,三是从主要进口医疗器械的研究着手,四是从有关科研组织和高等院校着手。
相关数据显示,创新医疗器械将在2018年迎来春天,而康复医疗器械作为其中的一大分支,将迎来大开展的良机。
一、政府出台政策助力康复医学开展
去年,政府出台了大量的政策,从多方面入手,助力康复医学的开展:
一、从人才培养方面入手,扩大高校康复医学普招专业及招生人数;二、从医疗组织方面入手,明确指出大型综合医疗组织须设立康复医学科;
三、深化“医养结合”,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举办养老组织;
四、降低中医诊所开办门槛,其中明确提出支持其召开非医药康复治疗项目;
五、新兴的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认证及中医资格证书的考核政策放开,为康复医学带来巨大开展机遇的同时,也为康复医疗器械市场的开展给予了广阔的平台。
二、促使医疗组织康复医疗设备的补充和更新
十九大提出,将“全民健康,全面小康”列为今后的重大民生项目,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以及保健“四驾马车"并驾齐驱,加之政府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开展,让医生走出医院,走向社会,更好地服务大众。
而这其中,康复医学已成为医疗卫生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病人的许多疾病,要实现康复,尤其是人体肢体活动运动障碍的康复,都离不开康复医疗设备。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和设备的落后和缺乏,导致了现在我国存在许多机体功能康复较差的病人,加重了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所以,为了早日实现国富民强的重要战略目标,今后康复医学、康复器械和设备的创新和开展将会得到国家更大的支持。
三、基层对康复医疗器械的需求将大增
截止2017 年,全国累计已建社区康复站的社区总数 30.9 万个,而且,由于我国逐渐迈入老年化社会,所以仍有大幅的成长空间。
而在基层农村,则拥有更为庞大的康复客源,近年来,农村地区社区的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有较大进步,且客源的支付能力在不断提高。未来有更多针对慢性疾病、现代都市病等辅助治疗仪器,如频谱治疗仪、神灯治疗仪、颈椎牵引器、腰椎牵引器等康复治疗仪仪器进入大众的生活中。
四、多项文件支持康复医疗组织设立
自2017年初,为推进“放管服”的进一步实施,国家卫计委发出通知并多次在会议上强调并鼓励基层设立独立的影像、检验、病理及康复医疗中心。
而康复医疗中心与其他三者的大区别在于病人及客户的主动选择性,部分病人不受医院医生完全支配,可以自己上门消费,这无疑会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本涌入,当然也给康复医疗设备的销售带来更大市场。
以政策中提及康复医疗组织、养老组织必须设置床位至少100张的要求,若至少有五分之一的床位需要配备康复设备的话,那么全国所有康复医疗组织需要增设康复医疗设备和康复医疗器械的话,这个市场则可以达到千亿级!
五、政府、残联及医保的大力支持
与重视大病救助一样,政府也开始用医保和专门的政策支持康复医疗及其消费。
北京市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个康复项目纳入医保、上海人社部将新增20项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天津将67项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医保......从2016年起各地将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后,康复将越发普及,我国的康复医疗器械还有很大的开展空间。
随着社会的开展和民众康复意识的提高,加上各地开始将康复医疗消费纳入医保中,基层对康复医疗器械的需求大大增加,这无疑给康复医疗器械市场销售带来持续。
Copyright © 2019 佛山市K8凯发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粤)-非经营性—2018—0160] |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17265号